12月2日下午,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教授、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国际传播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陈卫星应我院之邀,在我院一楼东报告厅为百余名师生作了题为“媒介学的学术思路”的讲座。本次讲座由我院副院长杨波主持。
讲座伊始,陈卫星提到,媒介学慢慢被大家关注,不单单是麦克卢汉提出的“understanding media”所带给人们的新奇感,而是当人类社会对信息的依赖不再成为一个垂直结构的机构传输,而是通过在任何时空可携带的移动设备,会发现技术对人的观念的改造在移动过程当中改变了人们的世界观。
陈卫星回顾了60年代的半导体革命到20年后的互联网发展,提出传统的垂直性传播结构已经逐渐具备水平结构的多元性特征,这使得媒介成为一种弥散性的结构。这个时候就会发现技术对人对观念的改变,在移动过程当中改变了人的世界观,这个过程在20年之后随着互联网进入到一个新的台阶。虽然媒介在这一种过程当中让每个人都分享到了传播者的快感,但是人们在平面化的传播过程当中,究竟有哪些是他认为还可以值得去把握,值得作为精神支柱、成长内涵的追求。这个问题是媒介环境学是没有解决的。
随后,陈卫星主要从研究对象、知识结构、问题意识与研究路径这几个面向来谈媒介学的学术研究思路。陈卫星指出,媒介学的知识结构主要包括哲学、技术史、文献学、美学、控制论等等。媒介学的逻辑起点在于怎么在关系当中寻找新的生长点,如观念所带来社会变革、社会思潮与社会变动,其通过符号性的传播传承传递,进而不断获得实在论的现实感。媒介学的学理指向主要包括信息、媒介、环境和媒介化,并通过具体案例对媒介学的学理指向进行充分阐释。
陈卫星指出,媒介学对人最大的启示,不再把人看成一个单元结构,而是我们把媒介当成一个机械化的投射,两者之间形成一个组合,进而形成一个完整意义上的媒介。媒介学唯一的愿望就是将一个积极的言论作为传承客体传承下去,这种言论不是预示性的,也不是争论性的。它只满足于以“评论”的方式提出诸如以下问题:遗产存在的物质和社会条件是什么?而媒介学家正是要带着这种普通而又奇特的好奇心开展工作的。
讲座最后,陈卫星就师生们提出的关于个体在媒介学中的位置关系、技术垄断背景下个人主体性的归属以及媒介可供性等方面的问题作出了充分解答。
陈卫星,四川成都人,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国际传播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82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历史系,1986级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硕士研究生。1988年被国家教委公派赴法国留学,1994年在法国阿尔卑斯大学获得信息传播学博士学位。1994-1996年任法国巴黎《欧中经贸》杂志主编。1997年回国任教于广州暨南大学新闻系,2000年到中国传媒大学任教。2005年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邀请赴欧洲担任国际传播客座教授,2014年法国洛林大学客座教授。中国新闻传播思想史研究委员会(国家二级学会)创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山大学特聘教授,西安外国语大学讲座教授。研究方向为传播学历史与理论、媒介学等。
文字 张家豪
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版权所有 旧版入口>>
地址:河南省开封市明伦街85号河南大学明伦校区 邮编:475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