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4日下午,著名出版家、作家聂震宁应邀担任我院本期明德·新传讲坛的主讲人,在院一楼东报告厅为我院师生开展了“情怀·素养·能力——编辑出版人的修养与提高”主题讲座。该讲座由副院长王鹏飞主持,李建伟教授及师生代表参加讲座。
聂震宁在讲座之始便告诉大家,新时代背景下,作为新闻宣传工作重要组成部分的出版工作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职责和使命。他认为,出版业是将作品公之于众的事业,做好出版工作须具备公益精神和相应的素养,表达自己良好的出版情怀。除此之外,出版是一门科学,一门技术活,成为一名真正优秀的出版人须具备相当的能力。“出版人与一般文人不一样的地方在于我们必须能够把它(注:出版物)做出来。”聂震宁这样说道。
“位卑未敢忘忧国”。他指出,社会现实中出版人社会地位或许不高,但我们依然不能忘记报效国家。谈及情怀,聂震宁提到,不同行业的人士有不同的情怀:医生有人道主义情怀,记者有担当情怀,作家有人文情怀……出版人则要有文化情怀:爱书刊,爱好书刊,多出好书刊。聂震宁说:“优秀的编辑出版人应具有强烈的昌明教育、开启民智、服务大众、培育新人的情怀”,他举例张元济、陆费逵、邹韬奋等出版大家的故事以及他们所抱有的情怀进一步证明了该观点。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聂震宁讲:“‘侠之大者,为国为民’,无论什么时候,公益精神在出版业里总是第一位的”。2020年新冠疫情肆虐的社会背景下,抗疫图书出版热潮的出现正体现了编辑出版人的公益和担当情怀。
“士不素养,不可以重国”。谈及素养,聂震宁以先辈楷模为例,列举了鲁迅、叶圣陶、周振甫等人在出版事业中做出的努力和贡献,生动阐释了出版人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即对待工作认真负责、独具慧眼,善于发现优秀作品、也要耐得住寂寞,甘之如饴、安之若素。他还提到,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编辑出版人应顺应时代的发展,提升自身的新技术素养,善于利用互联网媒体,促进出版业的发展。聂震宁总结:编辑出版人合格的素养来自于良好的出版情怀、充沛的职业热情、良好的职业道德、强烈的创新精神、务实的工作态度和广泛的学习兴趣。
谈及能力,聂震宁认为,出版人最根本的能力是要“得心应手”。关于“得心应手”,聂震宁解释说:“‘得心’就是做正确的事,确定正确的出版目标;‘应手’则是正确地做事——把握重点、突出重点、精于制作、善于推广”。一个优秀的编辑出版人,更应是一个善于经营、懂得管理、敬业奉献的工作者,正如邹韬奋先生那样,以“内容”为核心,用精神和品德去团结读者,对读者竭诚服务、对作者友好合作;重视人才,重视编辑出版从业人员的学习和提升;坚持对读者负责,紧抓编印质量。
讲座进入提问环节,聂震宁在回答2020级出版专业研究生代玉琳提出的有关当前中国版权输出与输入逆差问题时这样回答:要解决这一问题,首先需要整个国家文化力的提升;其次,出版人要有国际眼光,把我们的图书向国际市场更好地推广,重视国际投稿,让中国优秀作品被更多的人看到;最后,要适应国际出版物的要求,出版更方便读者阅读的大众读物。
聂震宁,著名出版家、作家。英国爱丁堡龙比亚大学名誉文学博士。曾任中国出版集团公司总裁,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广西新闻出版局副局长。现任中国韬奋基金会理事长、中国出版协会副理事长,兼任南京大学出版研究院院长、中国传媒大学博士生导师。出版小说、散文、随笔若干,编辑出版学专著十余部。
文字:胡胜男 罗丹
拍摄:李文明 孙秋雨
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版权所有 旧版入口>>
地址:河南省开封市明伦街85号河南大学明伦校区 邮编:475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