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为深入推进民族地区语言交流融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豫言”推普实践团于6月28日至7月4日,依托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平台,赴内蒙古兴安盟科尔沁右翼前旗开展推普宣传与文旅赋能活动,通过新媒体内容创作与普通话推广课堂相结合的方式,为当地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青春动能。
本次实践活动由我院广电与新媒体系主任张国伟、团委书记李雨盈担任指导教师,团队成员充分发挥专业特长。
在科右前旗团委的统筹协调下,实践团首站深入阿力得尔苏木,通过入户走访、座谈交流等形式,系统调研当地牧民普通话使用现状及推广难点,并重点记录少年儿童语言学习典型案例。
6月29日至7月1日,团队先后走访乌兰毛都苏木民族运动实践基地、番茄公社青年创业园区及巴日嘎斯台乡第一农村党支部,实地考察当地精神文明建设成果。通过拍摄微纪录片、制作图文专题等形式,系统梳理科右前旗红色文化资源与民族特色产业实地,摄制具有当地特色的镜头故事,为科右前旗文旅高质量发展提出青春方案。7月2日至3日,实践团在乌兰毛都草原开展外景拍摄,聚焦草原生态风光、民俗文化等元素。
活动收官阶段,实践团与科右前旗团委举行见面会,就推普长效机制建设、新媒体人才培养等议题进行深入交流。团队还为干部们开展了一节内容丰富、形式有趣的推普小课堂,得到高度评价。
青春三下乡,奋斗正当时。此次实践活动通过“调研+创作+实践”的立体化模式,既搭建了语言文化交流的桥梁,也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智力支持。“豫言”推普实践团表示,未来他们将继续秉持初心,通过推普工作筑牢民族纽带,以青年之力助推民族地区文化繁荣与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