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从教数载,我院广播电视系主任高红波教授始终坚守着做学术和教学的初衷,以媒体人的视角探察生活,用温心真情护育学生,用耐心讲授启迪哲思,在生活点滴处展现着媒体者、师者的使命和时代担当。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保持热爱,奔赴山海。46岁的高老师始终将读书和远行视为获取新知、自我更新的重要途径。从大学时代开始,他走遍了中国大陆许多省份,曾出游过俄罗斯、英国、梵蒂冈、美国等国,脚步遍布天下。这些经历在愉悦高老师身心的同时,也为他带来了许多的新体验和新感知。
“新闻传播姓‘新’,新闻传播者不能‘以己昏昏,使人昭昭’。”他认为,新闻传播者最重要的就是时刻保持一种“新”,要有“激励求新”的勇气,只有不断开拓“全球本土化视野”和提高“激励求新的学习思考能力”,才能站在时代前沿,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角度,发现新现象,学习新知识,解决新问题。的确,新闻传播者只有不断地充实自己,更新自己,才能在不同时期,站在不同平台上不断成就新的自己。正所谓“活水源流随时满,东风花柳逐时新”,“新”固然重要,但也要辩证看待,当一种“新现象”出现时,新闻传播者更应该“透过现象看本质”,在综合比较和深入思考的基础上做出有价值的判断,以此作为新闻价值判断的依据。这是高老师身为新闻传播者对“新”的看法和理解,亦是他在教学和工作过程中所贯彻的准则。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一路走来,怀揣着对真知的渴求,高老师在茫茫学海里留下了一个个专属于自己的学术烙印,将自己的“前半生”都奉献给了学术研究和科研探索。
成就源于知行合一,硕果累,佳绩卓。多年来,本着“关注国家战略需要,在特定研究领域不断厚积薄发”的学术科研初心,高老师一直在广播电视与新媒体、传媒经济与文化产业等领域钻研求索,对其深有研究。结合所学的专业知识和研究方向,他曾参与了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国家广电总局部级社科项目等省部级项目9项,主持完成了2015年度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电视媒体融合发展创新研究》、2016年度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互联网+”视域下电视融媒体产业创新发展研究》和2018年度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新媒体技术对视频媒介进化影响的应用研究》。2012年8月中国书籍出版社出版的《中国IPTV城乡传播体系建构研究》让高老师一举获得首届中国传媒经济与管理学会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依据量化研究,高老师新媒体“三农”传播的效果研究成果《新媒体需求与使用对农民现代化观念影响的实证研究》在《新闻与传播研究》这一权威期刊上发表。
荣桂煅于千困万难,挚情一,排万险。好事多磨,任何成就都是重重磨难淬炼的结果。在主持2021年度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技术哲学视域下的视听媒介进化研究》时,高老师所遇到的最大的困难就是如何能以技术工程师的视角去破解和剖析在新技术运用影响下的视听媒介进化问题。众所周知,西方技术哲学的两大系统主要是“人文技术哲学”和“工程技术哲学”。由于文科生学术背景的限制,高老师不具备技术工程师的技术和经验。坚其智,苦其心,勤其力,事有坎坷,必有所成。在申报这个项目时,他特地邀请了中国百度公司的高级产品经理和技术人员加入科研团队,以此来破解项目研究中有关工程技术哲学的相关难题,取得了可喜的结果。这只是高老师在科研道路上攻坚克难的一个缩影,正是有着不畏难、勇攀险的精神,一个个科研项目才能在他手中“生花”,成为中国学术成果夜空熠熠闪耀的璀星。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作为一个新闻传播实务工作的“老兵”和新闻传播科研工作者,在高老师眼中,我院学子是全媒体传播的未来主力军,是正在新闻传播领域中成长的“战友”。因此,他一直追求的是与学生“亦师亦友”的相处模式。新生上课时,高老师会在第一节课堂上公布自己的联系方式,以便学生能随时与自己取得联系。除了课堂上的授课交流之外,高老师还会在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挑战杯”、“互联网+”创业大赛……这些第二课堂给予学生指导和帮助。
2019年,由我院2016级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张清雅等8名学生所组成的“挑战杯”团队三次深入开封市诸村进行实地考察,身为这个团队的指导老师,高老师曾多次通过电话与项目组的同学们进行系列追踪式的交流和探讨,切实帮助学生解决相关难题。高老师的认真、负责和务实令许多学生在参加科技创新竞赛时都会在指导老师这一栏毫不犹豫地写下他的名字。在他的指导下,参与竞赛的学生们相继完成国家级大创项目1项,省级和校级大创项目6项,“挑战杯”省级二等奖2项,“创青春”省赛二等奖1项。
教学过程中,高老师一直秉持的教学理念就是“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于他而言,身为师者的要务就是让学生不断拓宽思维的维度,提高创造力,引导学生发挥所学专业特色,解决实际问题,凸显学生在求学过程中的主体性。“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也许就是对高老师最真实的写照。教学中,他毫无保留地给予学生真知灼识;在学生遇到困难时,他挺身而出,带学生脱离困境;事成之后,他默默退居幕后,将舞台留给学生,一心一意期待着学生更大的成就和更美好的未来……
作为上海大学传播学博士,北京大学艺术学博士后,站在学历平台的“至高点”,踏入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几十年来,高老师一直坚守在岗位上,用自己的方式细察着我校的境况,潜心助力着我院的人才培养和发展。适逢院庆,面对与自己半生青春年华相系的我院,高老师也吐露出了自己的心声——“感谢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给了我人生的一方天地和舞台。2012年,我参加了百年校庆和十年院庆,2022年,我又将参加河南大学110周年校庆和新闻与传播学院20周年的院庆,这是一个‘奇妙的轮回’。廿年院庆,薪火相传。河南大学著名校友冯友兰先生有一句话:‘智山慧海传真火,愿随前薪做后薪’,我以此衷心祝愿河南大学110岁生日快乐!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岁生日快乐!”
不需千言万语,亦不需豪壮感言,所言的字字句句饱含着高老师对我校,对我院最细腻、最真实、最诚挚的情感,亦可展现他对处在“双一流”崭新平台上的我校,我院未来发展的憧憬。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相信在高老师等一批优秀教师的努力下,我院一定可以行稳致远,为学校“双一流”建设贡献力量!
杏坛耕耘春化雨,倾尽丹心育桃李。一双慧眸,察遍万世千景;两袖儒风,抚来科研新就;数句谆言,道尽师者赤心。不需过多的赞美词,高老师的所言所行,所成所就自可为他加冕,尽展他的媒者风采,学者风范,师者风姿!
学生记者:熊太芳
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版权所有 旧版入口>>
地址:河南省开封市明伦街85号河南大学明伦校区 邮编:475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