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把编辑比作蜡烛,默默燃烧自己,甘为他人作嫁衣;有人把编辑比作春蚕,春蚕到死丝方尽,一生奉献不言悔。
然而,要想做一名出色的编辑,仅靠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精神还不够,还需要有博识远见甚至高于作者的专业素养。对于一名学术编辑来说尤其如此。
85岁的河南大学教授、编辑学家宋应离,几十年如一日,把有些人眼中无名无利的编辑活儿,当作有滋有味的大事业,身体力行去实践,甘之若饴去研究,不仅在编辑学研究领域颇有建树,而且为编辑学学科发展培养了大量后备军。
“作为我国当代最早从事编辑学研究的学者和享誉全国的河南大学编辑学研究群体的领军人物,他既全力以赴担当引领者,又全心全意培养后备军,作出了许多开创性的贡献。”在同行眼中,曾担任《河南大学学报》主编、河大出版社社长、河大新闻与传播学院兼职教授及硕士研究生导师的宋应离堪称大家。
“我生活单调,别无他好,就喜欢读读书、查查资料,平实地做点事情。”在他口中,那些废寝忘食,那些深夜沉思,不过是寻常的日子。
渐入人生化境的老先生,在几十年的平平淡淡中,一次次为我们捧出让人眼前一亮的力作。1988年,他编著的《中国大学学报简史》出版,被誉为我国大学学报史研究的“开山之作”。在这本书中,他经过考证,提出中国最早的大学学报是创刊于1906年的苏州东吴大学所办的《东吴月报》,而在此之前,研究者大都认为我国最早的大学学报是创办于1919年的《北京大学月刊》,他的发现使得我国大学学报的历史提前了13年。
1999年,他联合袁喜生、刘小敏两位老师,耗时6年编著的《中国当代出版史料》出版。这套8卷本、320多万字的著作,真实记录并充分展示了新中国出版事业50年的曲折历程及辉煌成就,填补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出版史料挖掘、整理工作的空白,得到时任新闻出版总署署长于友先的高度评价。
2000年,他花费近10年时间主编的《中国期刊发展史》一书出版,系统梳理了中国期刊诞生以来近200年的发展历程,填补了这一研究领域的空白。
史料研究工作是枯燥而琐碎的。宋应离之所以能比别人站得高、走得远,无非是他比别人下了更大的功夫:他经常跑到全国各地的高校图书馆查阅资料,不辞劳苦背着大袋材料满意而归。沙里淘金般地一点点查找准确的出处、一张张翻阅堆积如山的史料更是生活常态,就这样一天天、一点点梳理着、发现着、收获着、惊喜着,终于做成了常人不能成之事。
除了对编辑学研究的积极倡导、身体力行,宋应离在编辑学学科建设方面也贡献颇多。1985年,他在《河南大学学报》上开辟了国内报刊中第一家《编辑学研究》专栏,在全国产生了很大影响;1986年,他领头成立了河南大学编辑学研究室,招收了全国第一批编辑学研究生,培养了大批优秀专业人才。
“宋教授是治学严谨的学者,更是可亲可敬的师者。他不仅教我们做事,更教我们做人。”他的学生忘不了,每当新生开学,他都要亲自带着同学们参观图书馆,教导大家“做学问要能吃得了苦,切莫虚度大学光阴”;他常说“教不严,师之惰”,对学生学业要求极其严格,身体力行地把河大良好的教风、学风一茬茬传承下去;他提携晚辈不遗余力,很多人在他的指导和帮助下已在各自领域取得了不小的成绩。
如今,退休多年的他仍然坚持每天到资料室读书、看报、写作、思考,刮风下雨也不例外。熟悉他的人都知道,看起来从容和善、不疾不徐的他,其实多年来一直忍受着病痛的折磨。他曾经做过肠部大手术,至今还会时不时地腹痛。他以超出常人的毅力顽强地和病魔抗争,而且从不辜负光阴,苦行僧一般孜孜不倦地跋涉前行。
在常人眼里,这样的日子好像有点辛苦,可他从不觉得苦。在他看来,在古色古香的河大校园里,在书香扑面的图书馆、资料室,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多幸福啊!
作者 史晓琪
文章转自河南大学新闻网
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版权所有 旧版入口>>
地址:河南省开封市明伦街85号河南大学明伦校区 邮编:475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