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1日上午,由我院教授郭奇老师主持,我院共建课程《新闻策划经典案例研究》在河南大学明伦校区综合教学楼117教室开课。本节课邀请河南广播报电视台大象新闻记者张静,从传统媒体、报端一体化、融媒体的创新、短视频的突破等四个角度,为2017级新闻学专业的学生讲授新闻背后的故事。
课堂伊始,张静结合自身的实践经历,为同学们展示了记者的日常工作状态,她讲道:“每一条新闻呈现在大家面前的时候,都有它背后的故事。”在传统媒体发展的阶段,“记者报道温暖人心的故事,需要有意识的策划,报网互动能够取得更好的传播效果”。张静以郑州李刚“一碗面温暖一座城”的新闻事件为例,告诫同学们:身为一名记者,怎样看待新闻当事人,决定了你能否走进他的心灵,能否以积极、善良的眼睛去观察、用心灵去聆听。
谈及舆论监督报道,张静则指出,记者播报新闻的终级诉求应当是建设性的,在对规章制度偏差予以修正的同时,还应当促进整个社会的道德前景走向进一步的光明。她借张海超“开胸验肺”的新闻事例,强调“要获得新闻线索,记者需要在某一领域或者某一区域深耕,才能保证新闻更加客观公允”。
随后,在讲解“报端一体化”的内容时,张静说:“新媒体平台的出现,给新闻有了更多的传播渠道和更多扩大影响力的机会。”合适的时机、新颖的选题、扎实的内容、网络的传播都是一篇优秀报道能够被民众认可的重要因素。“融媒体时代下,新闻作品该如何创新?”媒体人不能只局限于用原来形式的图文呈现方式,要考虑到用创新的写作方法、创新的产品制作以及创新的传播方式。“《河南十二时辰》就是一个很好的案例。”记者通过全面撒网、充分检索、同事协助等方式找到具有典型性的采访对象,利用客户端、网站、H5、全媒体等多种形式展示了河南省在新中国“筑梦七十年”过程中的发展变化。
对于“如何在短视频盛行的情况下脱颖而出”的问题,张静进一步指出:记者需要用更优质的原创内容来吸引用户,践行“四力”,即脚力、眼力、脑力、笔力,永远关注“人”的力量才能够报道出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新闻。
最后,张静以《南方周末》2002年的新年献词作为总结:“你见到我们的时候,我们和新闻在纸上;你见不到我们的时候,我们和新闻在路上。”她还特别强调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下,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媒体人,其身影不止在纸上、电视上、电台里,更在“云端上”,希望同学们能够牢牢把握住时代脉搏,成为具有人文情怀的新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