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个人被贴上了“大学生”,“90后”,“创二代”等标签的时候,就很难再将这个人和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联想在一起了。
初见刘谦,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上午,衣着深红色背心,及膝短裤,他正在麦田里除草,锄头一起一落,动作娴熟自然,听见声音,他回头一笑,帅气面庞溢满明媚阳光。就是这样一位90后,信奉“人生在于折腾”的他放弃了本专业就业机会,毅然决然选择了回乡务农。如今,他已经在开封市水稻乡、新乡封丘县黄陵镇拥有了2个农场,共计100余亩地。但他的梦想,可不仅仅是当个小地主”那么简单。
不爱红装爱武装
出生于1994年的刘谦现就读于河南大学,一名大四学生。
相较于很多大学毕业生毕业即失业的窘境而言,还未毕业就拥有了自己的事业并做起了老板的他确是与众不同而有令人钦羡的。刘谦就读于播音与主持专业,但他并没有同自己的大多数同门一样,配着出众夺目的扮相,手持话筒站在舞台上,聚光灯下,面对观众妙语连珠,侃侃而谈。而是走出聚光灯之外,将本应拿着麦克风的手伸向了创业的浪潮中。
每一条轨道延伸,都能觅得原本的踪迹。对于毅然抛弃优渥就业选择的刘谦来说,走上自主创业道路正是心之所至。
“我是一个农村里走出来的孩子,小时候一直呆在农村,收过麦子、捡过花生、拉过犁、推过磨,对农业十分热爱。大了些跟父母到了开封,开始是睡在工地里,冬天醒来第一件事就是掸掉身上的雪。”想起过往种种,刘谦记忆犹新:“我不是“农二代”也不是“富二代”,父亲是一个靠自己双手改变了生活的人,虽然现在家里条件好了很多,但我也深深记得以前全家一周只有5块钱的艰难日子。”
父亲刘深知创业之艰辛,努力培养儿子学习文化知识,希望他不要再走自己的老路子,在刘父看来,做一名经常在电视上露脸的主持人是一份非常体面的工作,不负众望的刘谦也一直表现优异,在校园里认真学习、朗诵,在校外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主持各类活动,但是一有闲暇时间,刘谦还是忍不住要去农场种树、种菜,通过这种原始回归本原的方式,让生活重归初心。
“我是一个异类,我觉得所有人都在追求优秀,我也去追求优秀,那优秀就是最大的平庸。与其优秀,不如不同。大学生创业的创业成本很低,创业本身就是一个试错的过程,重要的是会不会总结,能不能坚持。我们最大的对手,永远都是自己。”追求卓越于不同,听清了自己内心的声音,他付诸了实践,成为一名时代弄潮儿。
抱着必死的心态去创业
虽身为一名90后,刚刚20出头的刘谦却已经拥有了7年从业史。“15岁那年,人生第一次推销,我利用暑假时间到北京中关村推销电脑周边产品,因为长相黑瘦,再加上第一次推销有些生涩,扭捏不敢上前,被保安误以为小偷,驱赶了出来。当时眼泪立马掉了下来,最后还是咬着牙鼓起勇气坚持着,结果一天推销了500块的产品。”忆起往日心酸,刘谦言语平静。感谢往日的一地鸡毛,让刘谦遭受了磨难,也磨砺了自我。“这件事之后,我总结出一个做事的道理,第一,要坚持;第二,不要脸;第三,坚持不要脸。”
于是,19岁上大学的他,开始了第一次创业尝试,创办了文化传媒公司。结局……“抱着必死的决心去创业。”
一次偶然机会,身在大学的刘谦听了一个讲座,发现农业是一个万亿级市场,并且与互联网相结合的机会很多,因为是个“异类”所以就放弃了播音主持的就业机会,毅然决然的投入到了互联网+农业的风口。
21岁开始进入互联网农业领域,创办垂直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吉芊家,这是一家致力打造河南省内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终端销售的电商平台;开办互联网农场,是一家立足农业发展,颠覆农业生产结构的农业科技公司。将农业与科技相融合,拉近城市居民与乡村农业的距离,增进体验,努力打造中国家庭掌上农场第一服务品牌。。
谈及为何涉足农业,刘谦的创业初衷很简单,“我们不卖产品,我想做平台,给农民赋能,向城市消费者输出健康,让城市和乡村在一个临界点上有机结合,增强农业的互动性,让农民这个非职业的职业变得更加酷炫。”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面对尚且遥远的目标,刘谦也有自己的初步规划:种子期,打磨商业模式,收集整理更多的客户痛点,进行项目内测,更好的完善产品。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对于摸索前行在大学生创业路上的刘谦来说,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创业是世界上最痛苦的道路,我们在没有鼓励,没有认可,没有帮助,没有理解,没有宽容,没有退路,只有压力的情况下,努力向成功拼搏。成功,只有一个定义,就是对结果负责。”希望这样一位充满激情的90后能在创业路上愈走愈远,愈走愈顺。
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版权所有 旧版入口>>
地址:河南省开封市明伦街85号河南大学明伦校区 邮编:475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