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4日下午,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郑素侠应邀来我院开展以《乡村传播研究的田野:进入与抽离》为主题的讲座。此次讲座在我院一楼东报告厅举行,由我院新闻系教授严励主持,部分研究生和本科生到场聆听。
郑素侠首先回顾了她进入乡村传播研究领域的第一个十年。2009年申请的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大众传媒与农民工的利益表达”是她主持科研项目的开端。她采用问卷调查法以及深度访谈法,带领团队深入郑州火车站、建筑工地、劳务市场等地进行调查,并取得了优秀的成果。2012年,她依托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农村留守儿童的媒介使用与媒介素养教育研究”,通过对原阳县留守流动儿童学校、新郑八千乡梅河小学两地的留守儿童进行访谈,深入了解其媒介使用现状,并结合教学实践思考农村留守儿童的媒介素养教育问题。2018年,她结合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反贫困语境下农村地区的信息贫困与信息援助研究”,以国家扶贫为背景,通过走访焦作市槐树乡、陕西巴山镇等地,深入探究了贫困民众的媒介信息接触行为。
那么,乡村传播研究的重点应聚焦何处呢?她讲道:“乡村传播研究属于发展传播学范畴,从我国的发展现状来看,城乡和区域发展仍旧不平衡,仍处于快速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因此中国的社会学田野有很多可挖掘的地方。”近年来,国家政策支持乡村建设,乡村振兴、数字乡村、城乡融合发展等让乡村发展问题更多地进入到研究范围。她提出,“数字乡村”如何重返乡村的“可沟通性”?、县级融媒体如何打通信息传播的“最后一公里”?等仍旧是可以进一步研究的课题。
接着,郑素侠结合田野经历讲述了乡村“入场”的方法论问题。针对访谈中遇到的民众回答千篇一律、访谈资料失真、身份定位矛盾等问题,她提到四种方法:熟人介绍直接进入、自上而下进入、偶然逐渐进入、身份隐蔽地进入。熟人作为“守门人”,所处的社会关系网络直接影响研究的第一步,但后期要“绕开”熟人的影响,可以通过“滚雪球”的方式自己寻求合适的调查对象;自上而下进入田野存在高效、顺利进入的情况,但是也有面临与官僚交往耗费心、民众戒备等难题;偶然地、逐渐地进入田野是研究者进入某一场域在共同生活及劳作中,偶然发现研究问题,从而确立田野工作,但此前的信任关系会影响到后续的工作;身份隐蔽地进入田野,回避了守门人的纠缠,但是也限制了接触范围,四种“入场”方法各有利弊,郑老师建议大家视具体情况而定,尽可能选择合适的方式进行调研。
在结束乡村调研后,如何抽离乡村?郑素侠认为最难的就是心灵上的纠结,如何游刃于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且保持独立,随时进入和抽离是个两难的问题,考验着每位研究者“心境转换”的能力。但她讲道:“这样的纠结会伴随研究者的学术生涯,但只要痛在,就说明研究者对世界仍怀有爱,对研究对象仍怀有热望。”
郑素侠,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理论人才。入选河南省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资助计划、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人才(人文社科类)支持计划。2016年1月-2017年1月,获教育部青年骨干教师出国研修项目资助,赴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访学。主要研究方向为传播社会学与发展传播学。曾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一项、青年项目两项。先后在新闻与传播研究、国际新闻界、新闻大学等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数十篇。著有《农村留守儿童的媒介使用与媒介素养教育》、《媒介化社会中的农民工:利益表达与媒介素养教育》《网络时代的社会资本——理论分析与经验考察》等专著。
学生记者:刘晓楠
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版权所有 旧版入口>>
地址:河南省开封市明伦街85号河南大学明伦校区 邮编:475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