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上午,我院与文学院共建学术沙龙第一期在我院一楼东报告厅举行,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武新军为两院师生作《跨媒介传播研究的逻辑起点》的专题讲座,讲座由我院副院长杨波主持。
武新军首先从文字、声音、图像的关系出发,探索这些符号与思想、情绪以及感情之间的关系。他表示,文字作为传播信息凝聚共识的载体,在人类的文明发展上具有重要作用,但文字的解读需要有一定的文化基础,这就促进文字具象化的发展,人类的情感表达也逐渐流畅。对于图像与情感的联系,他谈道:“图像是人类欲望的渴求,通过色彩、位置等对比,将感情融入其中,但图像在表达人物深层次的情感方面存在不足。”而声音长期持续渗透式的传播对于思想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在微观的层面,他探讨了文字、声音、图像的独立对于情感表达的影响。通过默片与有声电影的对比,他认为技术上的缺点创造了艺术上的突破,“默片所呈现出来的人物形象以及情绪表达是有声电影无法比拟的,通过突出的线条与轮廓,黑白对比的色彩,能将最朴素的、简单的情绪完美地表达出来。”在肯定独立的艺术符号的优势下,他提出过于强调艺术纯粹性,将会割裂人们对于艺术的理解,这也突出了综合性的艺术表达的合理性。
文字、声音与图像的综合在艺术表达上能够产生巨大的震撼,文字的叙述、声画的配合,能够将情感进行整体化的表达,声画的分立、对位更是将情感中的矛盾、复杂性体现地淋漓尽致。他从爱因汉姆对于运用综合性符号表达的现代电影的危险性视角出发,提出现代综合性符号表达艺术是高度的拟真,使含蓄,象征,暗示等被损害,剥夺了接受者的主体性和探索性。他表示,“现代电影大量复制的工业艺术限制了人类思维想象力的发展,沉潜式的阅读者、专注的观看者以及认真的倾听者不断减少。”单纯以一种感官通道感知外部世界,需要发挥高度的主体性,久而久之,人类的感官会逐渐敏锐,但视觉、听觉以及身体的在场这种全感官开放剥夺了想象的可能性,使思想处于麻痹、被动的状态。
在跨媒介传播理论、实践、与历史的维度,他通过同一作品在不同媒介下以不同文化表达形式进行传播的差异着手研究,他认为跨媒介传播是从弱势传媒走向强势传媒,向大众化方向靠拢,这个过程中,作品思想性和社会历史内涵是否会消解,取决于原作者与改编者之间的较量。武老师最后对自己的研究路径与方法做了简单的介绍,他将研究分为五个维度,主要包括:政治社会变革史、传媒结构的变革史、传播主体的关系变革史、接受主体的关系变革史、不同时期跨媒介传播的发展史。从历史的脉络出发,探索跨媒介改编传播对于文学的影响以及不同时期跨媒介传播的效果及变化。
我院高洪波和白志如老师与武老师进行了交流。高洪波首先肯定了专题内容中微观层面哲学思辨思维的应用,以及宏观层面对跨媒介传播历史脉络以及对于社会整体发展的思考,并提出在跨媒介传播研究中应适当加入新媒体案例叙事,将研究方法介入传播学以及心理学等其他学科的建议。白志如对武新军的研究思路表示赞同并对未来跨媒介传播研究充满希冀,她讲道:“跨媒介传播研究还有很多可推进的地方,希望今后可以多相遇在跨文化传播的森林中。”
最后,杨波做出总结,“武老师的讲座为文学与传播的学科融合打开了一条通道,这种学术沙龙将作为一种常态化的合作形式深入开展,希望两院共建在今后能够提供更多对话交流空间,为人才培养、学术研究等合作共建研究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我院与文学院今年4月启动合作共建,致力于打破院系、学科壁垒,实现学科融合;培养跨学科、复合型创新人才;推进跨界研究,实现学术创新。此次共建是学校管理治理体系改革的一次探索,希望双方在合作中边实践边总结,探索出一条与校情、院情相符合的合作范式。
武新军,河南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先后在河南大学、复旦大学、美国杜克大学读书或访学。主要研究文学报刊、文学传媒与文学发展的关系问题。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当代文学跨媒介传播史》首席专家,河南省首批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首席专家,已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省部级项目2项,河南省高校重大攻关项目1项。
学生记者:刘晓楠
拍摄:王璐
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版权所有 旧版入口>>
地址:河南省开封市明伦街85号河南大学明伦校区 邮编:475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