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下午,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副研究员沙垚受邀在我院一楼东报告厅为80余名师生作了题为“如何做好传播学民族志”的讲座。讲座由我院党委副书记王志国主持。
沙垚结合自身的调查研究经历引出了被主流传播学忽略的地带——传播学民族志。接下来他介绍了民族志的定义以及民族志研究环节,其中包括研究问题、研究设计、预调研、研究对象、研究伦理、进入田野、进行访谈、档案资料、田野笔记、理论提取、民族志写作等重要环节。沙垚重点讲解了进入田野的方法和田野调查的注意事项。
沙垚指出跨文化视角是田野调查的灵魂所在,进行田野工作要带着新鲜感、好奇心,并以一定的方法进行观察、思考和记录,处理好“局内人”与“局外人”的关系。在跨文化状态的同时既深入田野成为“局内人”又保持“局外人”的独立性,寻找被接纳的契机。作为田野工作者,面对自己的出现带来的田野场域内权力关系的变化,我们要去观察、记录和反思这种文化碰撞,以真诚、友善的方式进行田野工作。
在谈到如何做到参与式观察,沙垚强调,不仅要观察被观察者,还要观察自己,观察中要通过不断地协商和努力取得对方的信任,更重要的是培养自己的洞察力。最后沙垚阐述了民族志发展的三个阶段,他指出,传播学要向民族志学习的东西还有很多,不仅是方法,更是一种批判反思和多元发展,传播学民族志要发挥传播学的底层关怀,在民族志百花齐放的时代,传播学民族志将大有可为。
沙垚的研究领域为乡村传播与社会变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政治经济学等。曾发表论文多篇,已出版多部有关农村问题的著作。2018年,获中国新闻史学会“新闻传播学学会奖”优秀学术奖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