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13日下午,第四十九期明德· 新传讲坛在友兰学堂北楼C302室如期举行。河南广播电视台高级编辑、中国新闻奖评委张玉良以“融合新闻长啥样——以中国新闻奖为例”为主题,通过典型获奖案例,对媒体融合时代新闻生产的变革趋势与发展方向进行了深入的剖析。讲座由高红波副院长主持。
讲座伊始,张玉良回顾了中国新闻奖中融合类新闻奖项的设立及变化历程。他指出,中国新闻奖评选密切关注并回应行业发展。在网络新闻发展初期,评选工作侧重于对参评作品网络语言规范性的审核;随着媒体融合发展不断深入,2018年起,短视频新闻、移动直播等新兴新闻形态被纳入评选范畴,奖项机制日益完善,充分彰显出对全媒体生态的包容与接纳。
随后,张玉良对融合新闻的定义与核心内涵展开系统阐释,深入讨论新媒体技术在新闻报道中的运用原则。他指出,在技术的赋能下,融合新闻打破了传统新闻线性叙事的局限,构建起非线性、沉浸式的叙事空间,从而为受众带来更为多元的体验。
讲座最后,张玉良总结强调,尽管新技术为新闻形式创新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但内容的深度、温度与社会价值,始终是衡量新闻作品优劣的核心标准。在新闻创作实践过程中,技术应作为服务内容表达的工具,新闻从业者应避免将技术凌驾于内容之上。
本次讲座为在场师生带来了关于融合新闻创新的思想启发,也为我院媒体融合领域的教学与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