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进一步提升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质量,推动教学管理规范化、创新性发展,我院各基层教学组织近期召开了专题教研会,聚焦指导流程优化、考核形式创新、产教深度融合等主题,共同探索更具适应性、科学性的毕业论文管理模式。
新闻系教师在研讨中指出,应进一步发挥《学术论文写作》课程的作用,整合全系力量,将毕业论文指导工作前置,分散后续考研、实习压力。同时,导师将重点关注选题的实用性和前瞻性,加强论文规范教育,确保学生论文符合相关标准。
编辑出版系的研讨聚焦于人工智能工具的使用,指出应明确其“工具性”,严禁AI写作替代核心学术环节。为避免学生过度依赖AI工具,建议增加使用过程记录,追踪技术应用范围,确保论文的原创性与逻辑严谨性。
广告系提出“1+X”论文形式改革方案,拟增设数字作品集、行业解决方案报告、跨媒介传播案例库等创新形式,要求论文嵌入数据可视化等技术模块。探索建立“双导师制”和三级质量监控体系,积极引入第三方行业评价,推动产学研成果转化。
广电新媒体系提出,编导专业应制定单独的质量提升办法,优化策划案框架,鼓励创作系列短剧等作品;新媒体专业可增设数据可视化、融媒体作品、深度报道、社会调查等实践形式进行毕业考核,以契合实践性强的专业特点。
播音与主持艺术系认为应严守学术规范,突出专业特色创新。针对学生在格式规范、创作态度和选题等方面的问题,导师应结合评审经验提出优化指导策略,并计划遴选优秀毕业设计作品进行网络展播。
本次系列教研活动以“守正强基、技术提质、产教拓新”为导向,着力构建规范严谨的学术框架以及开放包容的创新生态。未来,学院将持续发挥基础教学组织的作用,不断深化教学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助力学院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