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
今天,非常荣幸能够作为导师代表在这里发言。我和大家一样,都是铁塔牌学子,2014年研究生毕业,行之今日整有十年。十年前的此刻我是学生代表,十年后的今天站在这里,其实更像作为一个老学长与各位同学分享一些比大家多走的“路”、一点比大家多吃过的“盐”。今天我想讲的主题是《重新思考“快”与“慢”》,为什么想讲这个,因为我清晰记得研究生入学时有幸见证并参与河南大学百年校庆和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十年院庆,在九月入学时看的第一本书是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行为经济学开创者丹尼尔·卡尼曼的《思考,快与慢》,那么十年过去了,对于“快”与“慢”又有了一些新的体悟想与诸位分享。
十年来,从媒介融合的初次登场,到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群雄竞秀,作为学习研究新闻传播学的我们需要从认知层面反思媒介演进予以社会生活的“快”与“慢”。身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所经历的这些年可能比以往历史中几十年、上百年的变化都要剧烈,我们每个人都是历史的亲历者与书写者。从“口与耳”“铅与火”“光与电”到如今的“数与网”“云与智”,传播技术的革命与媒介生态的迭代愈发迅速。十年前的今天没有抖音,微信也是刚刚普及,满大街播放着洗脑的“小苹果”。谁也没有想象到,数字媒体平台正在以强大的力量冲进我们的生活,各类文化景观喷薄而出,正可谓“你方唱罢我登场”,不可谓不“快”。同时,从诸位毕业论文选题中不难发现,研究主播带货、真人秀综艺、粉丝文化等现象的人愈来愈多,这种研究的关键就在于“祛蔽”,在于发现这些形形色色文化表征背后的资本逻辑、话语框架和社会关系,是对热现象的冷思考,是谓“慢”。当下,无论是Chat GPT还是Sora,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浪潮还会延续着一系列网络时代甚至纸媒时代的问题,我们不要图新而忘本,这个世界最锐利的武器不是船坚炮利,而是思想与认知。唯有自身认知的提升,才能穿越周期。
十年来,国家发展正在从“高速度”转向为“高质量”,学历的内卷内耗正在提请我们从行为层面重新审视目标追求的“快”与“慢”。去年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调研时提出了“新质生产力”一词,我们对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正在从量变迈向质变,这同作为生产主体的我们有着紧密联系。或许大家有着更为强烈的感受:就业工作压力大了,岗位学历要求高了,各种考试备战越来越卷了,原以为获得研究生身份就能够横扫职场却发现在HR面前不过是一则普通信息。那么,筑就人生高塔就需要苦练“内功”,这个“内功”是一种从内而外受人尊敬的综合能力,是文火慢炖熬成的。请大家反思,我们求学十余载是否培养起了阅读的习惯,是否在文化熏陶中形成了自己某种独特的生活方式。当然,大部分学生可能培养起了应对考试的习惯,各种记忆法、模拟卷就是这种快节奏浪潮中的体现。希望大家能够在快节奏生活中慢下来反思自己获取的真正留得住、叫得响的价值意义,多做一些“无用之用”的事情,在看不见光亮的日子里,这些都叫做“扎根”。
十年来,你们从中学生跃升为研究生,我从研究生变成了导师,伴随社会身份转变,我们需要从社会互动层面反思社会关系予以人生旅途的“快”与“慢”。同学们,你们即将步入社会,你们的身份不再局限于是老师的学生和父母的子女,还会成为被催婚者、求职者、普通员工,甚至是孩子的父母。还有太多的身份相继迎来,你们逃不掉也躲不开,或许之后有一天,你会发现读研这两三年的时间过得如此轻快,快到就像沙子一样,还没紧握,就已消逝不见,但这份光阴的短暂却会深深沁入到生命的长河之中。当然,你必须要拾起这些社会身份,这是人生旅途中的多彩标志,也是社会前行中的构成元素。希望你们在新的社会关系中能够慢慢磨合出一种彼此融洽的工作与生活状态,希望你们能够有的放矢地在社会工作的大田野中多播种多灌溉,而后发现,方向比努力更重要,稳步比超车更安全。
同学们,让我们重新思考“快”与“慢”,找到适合自己的舒适区和方法论。当然,当你被生活洪流冲荡之时,请记得还有母校静默地拥抱着每一次回来的你。无论你来自天南海北,都希望你在临别前再喝上一碗胡辣汤,听上一声叫卖曲,回想一下课堂上的“陈记鸡腿饼”,看上一眼即将被封存于记忆之中的符号与场景。
言有尽时,情未有终。最后,祝愿同学们有着上周国足出线的运气,有着咱们王婆出圈的实力,背上行囊,大步走四方!
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版权所有 旧版入口>>
地址:河南省开封市明伦街85号河南大学明伦校区 邮编:475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