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中午,我在遥远的宁波得知自己的研究生导师张如法教授病逝的噩耗,感到十分震惊和悲痛。我很快和张老师的爱人、师母徐明霞老师通了电话,徐老师详细讲了张老师生病期间以及去世时的情景点滴。我感到一种无言的悲痛凝噎在胸,借文字聊寄一些哀思。
2002年,我考入河南大学新闻专业读研究生,开学时有个导师见面会。会上,几位导师先做了自我介绍。张如法老师介绍说,他祖籍宁波,出生于上海,在上海读的大学。作为一个北方人,我对江南充满了好奇,所以对张老师印象较深。
张老师在课堂上给我们讲《编辑社会学》这门课,这是他的心血之作。他和宋应离老师、王振铎老师等,是我国研究编辑学的先行者。河南大学也是我国较早招收新闻编辑出版专业研究生的高校之一。张老师在给我们上课的同时,也受邀到北京印刷学院授课,他每个月坐火车去北京上课。
研三时,张老师成了我的毕业论文指导老师。张老师理论功底相当扎实,他常说,学新闻要读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等理论文章,这是打好理论功底的基础。论文要有论据有分析,才有说服力。他给我的毕业论文补充了大量的理论分析内容。文中的一些小差错,甚至标点符号,他都非常认真地一一纠正过。这种一丝不苟的严谨治学作风,令我佩服和感动。
捷克伟大教育家夸美纽斯有句名言:教师的职业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张如法老师1959年从华东师范大学毕业,为支援河南的教育事业,来到河南大学任教。他教过函授生、电大生、本科生、专升本生、硕士生,也帮博士生修改答辩论文。先后讲过写作课、中国现当代文学课和编辑出版理论与实践课。他第一次穿上导师服是在2003年,实际上,1986年起他就开始指导硕士生了。几十年中,他当编辑兼教师,并在出版社和数家杂志社做校对。他自称“陋人才学平平,唯一值得安慰的是认真,认真,再认真。”
张老师很关心学生,我刚来宁波工作时,常给他和师母打电话,后来有段时间工作忙,电话打得少了。张老师主动打电话给我,关切地询问我的情况说:“好久没有打电话,甚是挂念”。就像父母牵挂远方的孩子一样,让我感到十分温暖。
2012年,是张如法老师和徐明霞师母的金婚之年。张老师写了一篇纪念文章,文中记述了他们美丽的爱情故事。他们相识于华东师范大学,当时都佩戴鲁迅读书奖章。徐老师是余姚人,从小喜欢越剧,在戏校学习过,戏文滚瓜烂熟,喜读唐诗宋词,《红楼梦》看了好几遍,是古代文学课代表。张老师从小喜欢数理化,因班主任的指定才报了中文系。大学毕业时,张老师自愿报名支援河南教育事业,徐老师非常支持他。张老师想,终身就与这个女孩为伴吧,难得的温柔清纯又大方,不计较一切,只有“爱情”两字。张老师在河南大学与继续完成学业的徐老师,每周鸿雁飞书。1962年夏,徐老师本科毕业,有情人终成眷属。徐老师在开封铁中任教,多年担任高三班语文教师,1986年调进河大。徐老师说,她曾患阑尾炎到郑州铁路医院开刀,得肾盂肾炎到上海求医,发烧到40度住155医院等,当时张老师因为工作无法陪伴,徐老师都独自承受,从无怨言。张老师曾在长葛任四清文艺宣传队副队长时,高烧昏迷几天几夜,被确诊为甲型肝炎,后来又患过非典型性副伤寒及脑干脑炎,都是在医院的三分治疗和徐老师的七分鼓励、护理下痊愈的。他们相识时,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相伴50多年,更是“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在张老师写的纪念文章的后面,我写了两句贺词:“少年夫妻五十载风雨同舟谱写爱情童话,献大爱园丁伉俪耕耘半世纪桃李满天下!”张老师还夸我是才女,出口成章!
张老师喜欢电子产品,2007年就开了博客,他的博客里有很多照片,有亲人的、同事的、好友的、学生的,等等,看得出他多么热爱生活。他的微信每天更新,有时一天发十多条,有转发图文,也有他拍的照片。照片有河大校园里的花草树木、毕业生合影、老教师生日庆祝会、同事亲友及学生看望他们的照片,也有开封的菊展、庙会等。通过他的微信、博客,远在祖国各地的学生,非常直观地了解母校的四季美景,以及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前几年,张老师体检时查出肺部有肿瘤,他一边吃药治疗,一边积极生活,仍经常拍照、写博客,每天发微信。对八十多岁高龄的老人来讲,真是非常难得。
有一次,我给张老师寄了宁波的海苔饼,师母说,张老师每天很珍惜地吃一点,细细品味家乡的味道。看到河大校园里的香樟树,张老师也会很激动,仿佛站在香樟树下,就站在了家乡的土地上。
“滚滚江河东逝水,浪潮旋转年轮。是非成败后人论。黉宫依旧在,生员代代红。白发教师校园中,惯看秋月春风。并肩徒步喜相逢。今昔多少事,都付笑谈中。”这是张老师将《三国演义》卷头诗稍做改动,借以抒发他对人生的感慨!
2017年重阳节,我曾回河南大学看望张如法老师和宋应离老师,那时他们的身体状况都还好。张老师说,他每日去菜市场和超市采买家庭生活用品,并坚持散步一小时。我一直以为他身体好的,及至今日徐老师告诉我,我才知道,张老师一年前已查出肺癌转移脑瘤,这些我都不知道。张老师虽是耄耋老人,他的微信朋友圈却十分活跃。还记得前不久他转发了不少有关新冠肺炎的文章。我恨自己粗心,竟没发现张老师近二十多天没更新微信朋友圈了。不知道张老师有没有忍受难熬的病痛,他只告诉家人他的病一点都不疼,他的微信朋友圈更是看不出一点儿端倪。
张如法老师一生诲人不倦,爱生如子,培养了许多优秀学子。他去世后,学生们纷纷用各种方式表达哀思。尽管处于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丧礼一切从简,但在开封和郑州附近的一些学生,坚持前往殡仪馆,即使不被允许见恩师最后一面,也在所不惜!
师母感动地说:“学生们真是太好了!”是的,学生们感恩张老师的谆谆教诲和拳拳关爱。张如法老师用他的毕生诠释着教书育人的真谛。在学生们心中,他的精神如高山仰止,永垂不朽!
(作者为河南大学新闻专业2002级研究生,现供职于宁波大学党委宣传部。)
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版权所有 旧版入口>>
地址:河南省开封市明伦街85号河南大学明伦校区 邮编:475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