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刻与书籍的关系如何?西方“回归语文学”到底是什么?在电脑上写作的文本能不能称为手稿?海外中国出版史研究进展如何?中国文献学研究需不需要比较?这些看似跨学科、跨领域的学术问题集合在一起,也成就了一场中西汇通的思想盛宴。11月23-24日,由河南大学人文社科研究院主办,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河南大学编辑出版研究中心承办的“第二届中西比较文献学与书籍史研究工作坊”召开。来自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山东大学、武汉大学、中国传媒大学、河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济南大学、中华书局等单位的20余位人文社科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应邀参加了会议。
11月23日上午,学术工作坊在开封新东苑大酒店开幕。开幕式由我院副院长王鹏飞教授主持。河南大学人文社科研究院副院长孔令刚教授首先致辞。他介绍,以文史见长的河南大学,拥有一大批文史大家,书籍史、媒介史、文献学等也是学校的优势研究领域。本次工作坊将人文领域不同学科的学者汇聚一堂,必将碰撞出优秀的成果。
我院院长杨萌芽认为“在新的媒介环境下,学科的交叉对话,尤其是文史、学科之间的交叉对话,很有必要。本次工作坊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虽然年轻,但编辑出版研究中心依托编辑出版学科,一直致力于出版史和书籍史研究,拥有一批学术人才和成果。承办本次工作坊也是学院学科发展的重要举措。”
学术工作坊发起人之一、浙江大学教授郝田虎介绍,一直以来,中西方学术研究分属不同的领域,都有悠久的文献传统,以及各自独特的思想、方法与技术。如何打破学科界限,融汇东西学术?上世纪,陈寅恪、胡适等学人就在思考这个问题,他们都认为不同领域的人文社科很有交流沟通、取长补短的必要。“这个工作坊跨学科、跨领域,以中西汇通为目标,实行邀请制。宗旨是对话交流,凝聚共识,接续传统,追求新知。是中西汇通方面有益的尝试。”去年,第一届中西比较文献学与书籍史研究工作坊在南宋都城杭州举行,第二届工作坊来到了北宋都城开封,具有重要的接续意味。
在为期一天半的讨论中,南京大学图书馆馆长程章灿教授、复旦大学苏杰教授、浙江大学冯国栋教授、武汉大学吴永贵教授、河南大学郭常英教授、山东大学何朝晖教授、中国传媒大学李频教授等二十余位学者,就石刻文献、手稿、版本、校勘、版权、媒介与文体、阅读史、印刷史、出版史等中西文献学和书籍史话题,采用一对一评议的方式,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