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4日下午,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科学传播系教授詹琰应邀在我院一楼东报告厅开展了以《科学传播学——概念、历史、现状》为主题的学术讲座。我院杨萌芽院长主持讲座,于春生副院长、许莹、张国伟老师和50余名研究生到会听讲。
讲座伊始,杨萌芽介绍了中国科学院大学的概况并对詹琰教授的到来表示了欢迎。他表示,中国科学院大学虽然很年轻,但十分有活力,院士众多,实力超强。希望到场的学生们认真听讲,从此次讲座中学到更多知识。
詹琰从“科普”一词的由来、公众理解科学、科学传播三个阶段介绍了科学传播学的概念、历史以及现状,由表及里,层层展开。
詹琰在讲座开始便指出,科学传播学发展历史较短,在整个中国学术界也算是一个新兴的学科,仍处于发展过程中,某些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分歧。在讲到“科普”一词的由来时,詹琰提到了科学与“人体科学”即人体特异功能的争论,举出“耳朵识字”、“以鼻认字”、“气功”、“二指禅”等由于缺乏科学常识而导致民众甚至政府官员错误认知的例子,说明了国家促进科学普及的原因及其必要性。
除此之外,詹琰还在“公众理解科学”阶段的讲解中通过1948年瑞士化学家米勒发明剧毒有机氯杀虫剂DDT获得诺贝尔医学奖后,人们发现DDT的副作用远大于其积极作用,随即对科学提出质疑等多个例子来说明公众对科学的信任度降低,进而解释了“公众理解科学”阶段的合理性。她说到,科学家也有自己的利益,当科学家本人的利益与公众的利益对立时,公众的利益便很有可能会遭到损害,因此公众不能完全相信科学。
在第三阶段“科学传播”中,詹琰提到了科学传播专业成立的初衷及其类别划分状况,科学观的转变以及科学传播的目标:从唯科学主义的科学观到非科学主义的(不是“反科学的”)科学传播是有可能的、必要的。普及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让公众了解科学的正面价值的同时也了解其负面价值,真正参与到与自身利益密切相关的科学事件中去。她还指出,中国正在出现公民科学活动浪潮,科学传播这个专业也有着极大的发展潜力。
讲座进入尾声,杨萌芽总结道:“詹老师为我们打开的是一个原来我们不太关注的领域,希望感兴趣的同学多去关注科学传播。”与此同时,杨萌芽也提出对同学们的期待,像詹老师一样去找比较有意义的事件,然后再结合理论对其进行碰撞和激发,以此达到与整个时代的发展同步推进新闻学和传播学的研究,继而建构属于中国自己的传播学模式体系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