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红勋,河南濮阳人,传播学博士,现为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新闻系主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河南大学影视艺术研究所所长,主要从事视听传媒、媒介文化、青年文化、新闻生产等方向研究;入选中原文化青年拔尖人才(2024)、河南省高校哲学社会社科创新人才(2024)、河南大学首批文科优秀青年科研骨干(2023)、2024年中国知网高被引学者;武汉大学视听传播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高校影视学会媒介文化专业委员会理事、广播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传媒科技》《数字出版研究》等杂志青年编委。
近五年,在《Social Media+Society》《现代传播》《传媒观察》《出版发行研究》《中国青年研究》《电视研究》《中国电视》《中国编辑》《编辑之友》《中国出版》《新闻爱好者》《新闻与传播评论》《未来传播》等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80多篇,多篇论文被《新华文摘》、人大报刊复印资料进行论文摘编或全文转载;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1项,河南省社科项目3项,河南省软科学项目1项,其他省厅级科研课题10余项;出版《青年群体的社交媒介依赖及其矫正机制》《移动互联时代青年群体的媒介化交往研究》等著作2部;获河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项,第14届中国电视金鹰艺术节优秀评论论文1项,其他科研奖励10余项;获“河南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荣誉称号2次,其他荣誉称号10余次。
一、代表性科研项目
1.【国家社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青少年的短视频沉迷与治理研究”(23BXW092),主持,在研。
2.【教育部人文社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青年群体的社交媒介依赖及其矫正机制研究”(2021YJC860028),主持,已结项。
3.【省社科】河南省社科规划基金项目“乡村振兴视域下青年群体的媒介实践研究”(2022BXW003),主持,已结项。
4.【省社科】河南省社科规划基金项目“移动互联时代青年群体的媒介化交往研究”(2020BXW004),主持,已结项。
5.【省社科】河南兴文化工程研究文化研究专项项目“河南文化类电视节目发展史研究(1994-2023)”(2023XWH227),主持,在研。
6.【省软科】河南软科学项目“乡村振兴背景下河南农村青年的短视频生产及提升策略研究”(232400410121),主持,结项。
二、代表性学术论文
1.《“A Wandering Existence”: Social Media Practices of Chinese Youth in the Context of Platform-Swinging》,《Social Media+Society》,2025年第1期,一作,SSCI一区。
2.《无法复刻的瞬间:数字时代青年群体的Live图归档实践》,《传媒观察》2025年第3期,一作,CSSCI。
3.《迈向“健康”的媒介实践:青少年短视频沉迷治理策略》,《中国出版》2025年第2期,一作,CSSCI。
4.《触发、动员与认同:新时代乡村题材纪录片的情感表达》,《中国电视》2025年第3期,一作,CSSCI。
5.《声音景观视角下的AI有声读物:实践结构、现实隐忧与创新路径》,《出版发行研究》2025年第3期,一作,CSSCI。
6.《拨开视觉的迷雾:景观社会中的短视频沉迷及治理路径》,《新闻爱好者》2025年第4期,一作,CSSCI扩展。
7.《时间的媒介化:短视频对时间话语的重塑》,《新闻爱好者》2024年第11期,一作,CSSCI扩展。
8.《作为关系拓扑的手机地图:技术、空间与文化三重维度透视》,《现代传播》2024年第7期,一作,CSSCI,《新华文摘》(2024.22)论点摘编。
9.《主体区隔·主题多元·研究深化——2023年我国学术期刊研究的主要特征与未来展望》2024年第6期,一作,CSSCI。
10.《时空交融 知识解码 美学表达——文化遗产类纪录片<农耕探文明>叙事创新》,《电视研究》2024年第5期,一作,CSSCI。
11.《故事性转化:数字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逻辑》,《中国新闻传播研究》2024年第2期,一作,CSSCI。
12.《拟造的“真实”:Sora的叙事逻辑及其伦理边界》,《新闻爱好者》2024年第7期,一作,CSSCI扩展。
13.《移动互联语境下青年群体工作实践的媒介化转向》,《未来传播》2024年第1期,一作,CSSCI扩展。
14.《数字反哺:农村老年群体的短视频实践研究》,《新闻与传播评论》2024年第1期,一作,CSSCI扩展。
15.《重新部落化:数字时代社会化阅读场景建构及路径重塑》,《中国出版》2023年第24期,一作,CSSCI。
16.《文旅探访节目的叙事创新》,《电视研究》2023年第1期,一作,CSSCI。
17.《理念·思维·战略:新时代中国特色出版学科建设的实践进路》,《中国编辑》2023年第3期,独作,CSSCI。
18.《5G时代中视频的场景建构》,《青年记者》2022年第18期,一作,中文核心,《新华文摘》(2023.1)论点摘编。
19.《新时代电视理论节目文化叙事探析》,《电视研究》2022年第6期,一作,CSSCI。
20.《数字化时代新闻生产的“液态”转向》,《编辑之友》2022年第6期,独作,CSSCI。
21.《<中国国宝大会>:情境建构、记忆勾连与文化认同》,《电视研究》2022年第5期,一作,CSSCI。
22.《人工智能时代新闻传播教育的变革逻辑》,《中国编辑》2021年第1期,一作,CSSCI。
23.《媒介化时代“饭圈”的情感依赖及引导策略》,《北京文化创意》2022年第3期,一作,人大报刊复印资料《文化研究》(2023.1)全文转载。
24.《新媒介依赖视域下青年群体的“信仰风险”论析》,《中国青年研究》2020年第1期,独作,CSSCI。
25.《文化类综艺节目的空间生产探析》,《电视研究》2020年第8期,一作,CSSCI。
26.《角色认知与关系建构:青年游戏实践的社会交往研究》,《未来传播》2021年第6期,一作,CSSCI扩展。
27.《视听理论节目对青年价值的形塑路径探析》,《当代电视》2022年第11期,一作,CSSCI扩展。
28.《数字化语境下乡村短视频的媒介记忆探析》,《中国电视》2022年第9期,一作,CSSCI扩展。
29.《数字化时代传统文化的视听传播策略探析》,《当代电视》2021年第11期,一作,CSSCI扩展。
30.《命题突破 审美旨趣 共情表达——电视剧<理想照耀中国>的创作理路》,《中国电视》2021年第9期,一作,CSSCI扩展。
31.《浅阅读时代文化类综艺节目的深度叙事建构》,《当代电视》2020年第5期,一作,CSSCI扩展。
二、代表性学术专著
1.《青年群体的社交媒介依赖及其矫正机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3年3月,独著。
2.《移动互联时代青年群体的媒介化交往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21年10月,独著。
四、代表性科研成果获奖、荣誉称号
1.河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2022),独作。
2.河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2021),独作。
3.第十四届中国电视金鹰艺术节优秀评论论文(2022),一作。
4.河南省社科联优秀调研课题一等奖(2022),一作。
5.河南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024),独作。
6.河南省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023),一作。
7.河南省社科联优秀调研课题二等奖(2023),一作。
8.中国高校影视学会第十五届“学会奖”影视评论类二等奖(2022),一作。
9.河南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2024),独作。
10.河南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2023),独作。
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版权所有 旧版入口>>
地址:河南省开封市明伦街85号河南大学明伦校区 邮编:475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