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18日下午,第五十一期明德· 新传讲坛在友兰学堂北楼C303室如期举行。华东师范大学紫江特聘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国际传播研究院院长吕新雨以《用影像跨越地球:贵州村超与巴西农民组织(MST)的“山海情”》为题展开分享,讲座由王鹏飞院长主持。
讲座伊始,吕新雨指出中国新发展格局取决于国内大循环,而国内大循环能否顺利推进,关键在于乡村振兴。在此基础上,吕新雨以贵州榕江“村超”为切入点,剖析乡村振兴背景下基层传播的创新实践。她认为,“村超”的成功不仅在于精彩的赛事,更在于其背后蕴含的区域文化传播力量。榕江县始终坚持群众路线,牢牢把握“让手机成为新农具、数据成为新农资、直播成为新农活”的“新三农”理念,通过发动群众参与短视频拍摄、线上线下一体化传播,成功将网络流量转化为乡村振兴的巨大能量。
吕新雨分享了贵州榕江与巴西农民组织(MST)的合作案例。2025年,她带领团队邀请巴西代表团参与“村超”活动,通过短视频等形式向拉美地区展现中国乡村图景。吕新雨指出,这种合作不仅是国际传播的突破,更是“一带一路”倡议下民心相通的生动实践。针对新闻传播学科的发展情况,吕新雨强调,应结合当下实际将中国特色的基层治理、群众路线等元素纳入理论框架,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传播学。
问答环节,现场师生就“河南如何借鉴贵州榕江村超经验”展开讨论。吕新雨建议,应挖掘河南典型案例,结合数字化传播手段打造本土化乡村振兴模式。她鼓励青年学子练就“十八般武艺”,积极学习前沿技术,成长为符合当代社会需求的复合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