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探索融媒体时代复合型新闻人才培养路径,全面推进研究生思政课堂与社会课堂同频共振,5月16日上午,学院副院长栗江豪、导师代表、硕士研究生代表一行赴河南日报报业集团参观交流。
在印务中心文化长廊,学院师生们沿着 “历史足迹”“改革创业”“创新发展”“转型融合”“领导关怀” 五个板块,追溯河南日报的发展脉络,全方位了解了新闻生产从“纸上”到“云端”的演进历程,也见证了媒体在新时代的使命与变革。在印刷车间,从卫星传版、电脑组版,到CTP 直接制版、卷筒纸印刷机高速运转,大家近距离观看一张报纸印制的全流程。
在河南日报报业大厦,师生们实地参观大河智云平台、顶端新闻办公区,直观感受到融媒思维下的采编模式和工作节奏。在河南新闻博物馆,丰富的历史资料和实物展示,让大家对河南日报社的历史文化底蕴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也在历史与现实的交织中感受到党媒的创新发展脉搏。座谈环节,河南日报社工会常务副主席张蓉蓉对师生来访表示热烈欢迎,并强调双方在人才培养、课题研究、融媒创新等领域有着良好的合作基础,期待与学院在各方面开展更深入的合作。
本次活动特别设置了“高校&媒体面对面”座谈环节。河南日报总编室、新媒体部、评论部等部门一线业务骨干结合丰富实战经验,围绕选题策划的创新性、采访技巧的精细化操作、融媒体时代内容生产逻辑等核心业务模块展开分享。栗江豪、研科办负责人崔家勇等就继续教育、科学研究、资源共享等进行了分享。
栗江豪还就进一步加强双方合作表达了殷切期待,希望借助“研究生思政育人基地”这一媒介平台与河南日报社建立学界与业界长效合作机制,通过引入媒体资深从业者担任职业导师、共建实践教学基地等方式,进一步推动学术资源与行业资源的双向流动,共同为新闻传播领域的人才培养和行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他表示,新闻传播教育需构建理论教学与实践实训相结合的培养体系,让学生在理论与实践的碰撞中找到新闻人的“坐标系”。
张蓉蓉在总结发言中表示,未来,双方将以“请进来+走出去”的形式,开展常态化交流活动,共同探索“党媒引领、高校协同、产教融合”的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新模式。
活动结束后,师生们纷纷表示收获颇多。2024级戏剧与影视专业研究生李昀静感慨道:“今天有幸走进河南日报社,我深刻认识到了媒体融合背后的创新力量。未来我也会继续培养创新实践思维,积极拥抱媒体发展新机遇。”
此次活动成效显著,为学界与业界交流合作搭建了桥梁。学院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深化与河南日报报业集团的合作,推动新闻传播教育与行业需求的精准对接,为培养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卓越新闻人才奠定坚实基础。